补财库佛教:黄山补财库五库 如何补财库?
补财库五库
補財庫法自漢朝以來就已經流行,是道教最傳統、最正宗的開運旺財方式之壹。不同的流派,補財庫方式略有不同。財庫就是每個人的財源。每個人天生都有壹個財庫,註定妳這輩子的財富。財庫大多是陰中積蓄功德來的,財庫是陽人壹種行善積德的積蓄。人的福祿壽都是財庫,福大、祿多、壽長就是財庫。
佛教有補財庫的說法嗎?
佛法對於錢財並沒有明確的說法,但我們可以從佛經的內容中推知壹二:佛教中有壹些求財的咒語(如五路財神咒),但更普遍的是眾多佛經中都鼓勵信眾們用各種物資(包括珍貴的寶物如硨磲、瑪瑙、琉璃、珊瑚、瓔珞等)來供養佛菩薩,甚至有“竭盡供”的說法,佛教六度中也包含了布施法門,它們的本質都是讓信眾舍棄自己的財物(雖然供養在客觀上又會回到自己手中,但通本質應該是讓信眾減少對金錢的貪著)。
补财库五库
而且,所有真正有修行的高僧也都是看淡名利及金錢的,因此佛法對於金錢的態度從觀念上來講是持平視或否定的態度的,即錢財對於修行者來說只是用來布施的工具。
凡所有相,皆為虛妄;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,壹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。所以從佛教觀來看,錢財乃身外之物,自然就沒有補財庫這種增財運的說法了。
為什麽現在壹些寺院也有補財庫的法事?
补财库五库
從整個佛教教義經典佛經中,並不曾提過部財庫之事。所以大家如果在佛教寺廟中看到有補財庫之事,那定不是真正佛教修行人所為,也可能只是為了收些香火費用,商業化過重的原因。
在現實的生活當中,信佛的人很多,“拜佛求財”的人也不少。但學佛之人都知道,佛教講究的是“舍”、是“放下”和“無得”,並沒有所謂的“求財”之說。
從另外壹個角度看,佛教之中講究隨緣,但並不反對積極向上努力,因此,“拜佛求財”的本質是在“果”上隨緣,只是無論如何的隨緣,都必須以在“因”上努務為前提。
再者,佛法更講究世間壹切皆幻,當然也包括財富,因此,對待普世的勤奮、掙錢、成功等作如夢如幻觀,但夢中的成功失總歸是夢,在學佛之人那裏,解脫才是最終的目的。